最近,庆云县南侯村的丰塘锦鲤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当地的热议线个肆意摇曳的室外养殖池展现在眼前,像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跳动的小星星,那群锦鲤徜徉其中,红白黑相间的鳞片在阳光下折射出美丽的光芒,仿佛揭开了一幅活生生的画卷。董事长于洪雷站在池边,一边撒下鱼食,一边带着自豪的笑容向我们讲述公司的成长历程。此公司自2020年注册成立,2021年正式投产,如今已经占地60亩,每个养殖池约2亩,还设有多功能销售展厅。
于洪雷介绍,他们公司已建立了一整套锦鲤孵化、养殖管理及销售推广的产业链,主打红白锦鲤、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多个品种,每年投放约300万尾的小水花,经过严格筛选后,最终留下10万至20万尾。剩下的鱼通过花鸟市场、水族馆及网络直播等多种渠道销往全国,年产值更是超过300万元。这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所谓的小水花,是刚出生四五天的小鱼苗。于洪雷指着温度恒定的多功能销售展厅,解释这条鱼苗的孵化过程。“想要生产出健康的锦鲤,水温一定要保持在25度。每年四月中下旬开始,能够直接进行繁殖,仅需3到4天就可孵化完成。母鱼一次能下30到50万尾鱼卵,而通过调控养殖环境,我们能让成活率达到90%。”
这样的完美条件下,我们正真看到展厅里许多经过多次筛选的精品锦鲤。它们的体型、质地和花纹都让人惊叹,专家级的评判标准更是让人对这些鱼充满期待。“每一条锦鲤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定要考虑它的生长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最佳的出售时机。”于洪雷解释道。尤其是在一池昭和三色锦鲤中,竞争很激烈!看得出,经过层层筛选,能从100万尾中挑出1000只优质的个体实属不易。
每条经过严格筛选的精品鱼,市场售价起码在1000元到3000多元不等。“我至今记得,曾经有一条60厘米的锦鲤以3万余元成交,是我们公司的‘鱼王’。”于洪雷提起这一事件,脸上洋溢着骄傲。
除了红白相间的经典锦鲤,该公司还培育出一种通体黄色的芥子锦鲤,因其特殊的性格和体型在市场上备受青睐。这种锦鲤不仅体型壮实,能长到1米多,而且十分亲近人。“喂食的时候,它总是第一个冲出来,仿佛是我们池塘里的‘带头大哥’。”于洪雷说到这儿,心里倍感欢喜。
不过,锦鲤养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温度、水质等都必须格外注意,细节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如何确保鱼群健康成长?“之前我们碰了不少壁。曾有一年夏天因为天气问题,氧气供给不足,导致全塘鱼缺氧死亡。后来,我们通过不断试验,逐渐掌握了科学合理的养殖技巧,确保锦鲤能在良好的条件下茁壮成长。”于洪雷感慨万千。
展望未来,于洪雷打算继续加大锦鲤养殖的技术投入,提升管理上的水准。他强调,想要走得远,首先得把鱼养好。他们还计划参加一些与锦鲤相关的品鉴会和比赛,提高个人的品牌影响力,帮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这种传统养殖业的魅力。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于洪雷希望用“小池塘”孕育“大产业”,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如此一来,不光是投资回报,也为乡里人带来就业机会,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庆云县丰塘锦鲤养殖公司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充分展示了现代传统养殖业的发展的潜在能力。无论是美丽的锦鲤,还是热心的养殖者,都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未来可期,期待更多的‘鱼王’跳跃而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